(資料圖片)

最新跟蹤:市場情緒好轉,庫存延續去化經過連續數周的下跌,鋼價回落至去年10 月底的低位。隨著成材產量持續向下,加之需求并未進一步惡化,前期市場的恐慌情緒有所緩解,鋼價進入低位盤整期:

1)需求延續疲軟,靜待需求復蘇——進入淡季,高溫多雨天氣掣肘下游施工強度,周度鋼材表觀消費量環比下降1.28%,農歷口徑同比下降1.45%;建筑鋼材成交量周均值15.85 萬噸,較上周下降0.84 萬噸/天。不過如先前提示的,基建和制造相對剛性的需求支撐下,盡管成材需求旺季不旺,淡季下行的空間亦較為有限。后續需求持續惡化的概率不大,向上的彈性仍取決于地產需求復蘇節奏,對應前端指標值得關注。

2)產量下行趨緩,持續性仍待觀察——本周成材總產量環比下降0.51%,農歷口徑同比下降7.85%,減產幅度較前幾周趨緩。近期生鐵產量的下降負反饋至原料環節。

礦、焦價格的回落,使得鋼企成本端壓力有所減輕,前期減產的部分鋼企又重新開始復產。歷史經驗表明,在無行政手段干預下,由于虧損導致的行業自發減產往往難以持續。后續鋼企盈利重回上升通道,仍取決于需求側的改善。

3)庫存延續去化——本周成材總庫存環比下降4.42%,延續上周較大幅度去化的趨勢。當前,鋼鐵全產業鏈庫存或處于主動去庫轉向被動去庫階段的過渡期。

由此,上海螺紋漲至3720 元/噸,環比漲40 元/噸;熱軋漲至3890 元/噸,環比漲50元/噸。近期黑色系普遍下跌,基于原料具有庫存周期,測算噸鋼毛利較前期惡化。

熱點關注:4 月統計局數據公布,修復之路道阻路長4 月統計局數據公布。需求修復的步伐放緩,加之限產政策的不確定性,使得鋼鐵行業景氣修復之路仍需等待。需求上看,1)投資增速普遍放緩。4 月,鋼鐵主要下游地產、制造、基建投資同比-16.2%、+5.3%、+7.9%,環比3 月分別-9.0pct、-0.9pct、-2.0pct,周期壓力之下,經濟主體投資信心受到考驗。2)地產竣工>銷售>開工。4 月,地產銷售面積、新開工面積、竣工面積同比-11.8%、-28.3%、+37.2%,環比3 月分別-8.4pct、+0.7pct、+5.2pct。隨著銷售復蘇及“保交樓”政策持續發力,地產竣工端需求修復彈性最佳。當前銷售端分化加大,4 月東部、中部、西部地產銷售面積同比+10.7%、-30.8%、-27.7%,經濟發達的一二線城市需求率先修復,帶動需求邊際改善,然而廣大的三、四線城市和農村地區的庫存去化壓力依舊嚴峻。嚴峻的庫存去化壓力,疊加開發商信心不足,使得新開工端為當前地產最弱一環,不過降幅環比改善,或釋放邊際企穩的信號。供給上看,4 月粗鋼日均產量環比基本持平3 月,延續高位運行。前4 月粗鋼產量同比+4.1%,倘若全年產量平控,或對后續鋼價形成支撐。

投資方向:國企改革浪潮下,關注低估值高股息的優質龍頭新一輪國企改革蓄勢待發。大部分上市鋼企為國企或央企,有望充分受益于國企改革浪潮下的發展機遇和價值重估,建議關注:1)中信特鋼、寶鋼股份、華菱鋼鐵、南鋼股份等低估值高股息標的。2)重點關注金屬新材料龍頭,久立特材、博威合金、望變電氣等,周期波動對其成長性影響相對較小,自身量增與技術升級邏輯支撐其長期發展。3)隨著火電鍋爐需求存在增長預期,武進不銹等相關管材標的值得密切重視。

風險提示

1、需求修復不及預期;2、行業供給水平增長過快的風險。

關鍵詞: